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当代非遗传承人走出国门,得到国际业界的首肯。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曾随着潮人足迹在全球开枝散叶,当代的能工巧匠也在国际古建筑修复舞台上大显身手。
粤海清庙是潮人在新加坡最早兴建的庙宇。经过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纪传英历时三年带队修复,190年前古庙辉煌的故貌重光。该项目还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资产保存优异奖”。
“传统建筑虽然与现代生活存在一定距离,但它背后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教化功能,对潮汕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广东省文物鉴定站站长刘成基说。
去年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十四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实施方案》,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与“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申报工作已正式启动。“从这次入选情况来看,广东近年来的非遗保护工作在改革创新和精准管理方面,正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说,“这些项目大多是粤港澳大湾区共有共享的文化形态,入选后将更有利于推动人文湾区建设与粤港澳非遗保护的交流协作”。
宋俊华期待,名录的公布能推动相关项目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中医药发展等国家战略相结合,使非遗文化成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资源,也为我国非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可复制路径。
(记者 杨逸 通讯员 冀前 实习生 徐小倩)
(责编:张晨牧、陈育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