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过程中,‘海棠’觉得不舒服,会用力翻滚,甚至把一位志愿者咬伤了。”尽管如此,李波还是一次次走进医疗池,用力托着“海棠”。
短肢领航鲸“海棠”转移到室内专业医疗救助池进行治疗。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供图
每3小时一次轮班,最初几天,李波和其他几位志愿者几乎日夜不休。一月的海水很冷,李波不知道还能不能坚持,只能紧紧贴着“海棠”,让它感受沉稳有力的心跳……
一颗跳动的心脏,在体内源源不断泵出血液。24年前,北港村村民陈奕军,亲眼看着鲜血从“大鱼”身上的伤口渗出。和人类一样,它的血液也是红色。
顶着烈日,连续三天的浇水和防晒,鲸的皮肤逐渐湿润,乡亲们的肩膀却被晒得脱皮。大家给它取名“海公”,这是从未见过的“大鱼”,更是值得尊敬的自然之物。
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科研专家也来到北港岛,受制于当时的救助条件,大家能做的不多,仅剩的办法,是将“海公”送回大海。
“需要一张大网将它托住,用船拖回大海。”然而,这是一头超过12米长、13吨重的“大鱼”,“上哪儿去找这么大的一张网?”
乡亲们讨论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家家户户取来赖以维生的渔网,拼在一起,组成一张五颜六色的大网,罩在“海公”身上,趁着大年初四的海浪,将它带回大海。
远远的,陈奕军能看见,“海公”的尾鳍在海水中摆动,他与所有人都怀着同一个期许——希望它能活下去。
2000年2月8日,巨鲸放归大海,40多艘大小渔船载着村民尾随送别。海南日报资料图
无数人的希望,就在人与自然的托举中。在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三亚海昌海洋生物保育中心等单位与团体的倡议下,越来越多的力量汇入救助“海棠”的队伍中。
有人捐款,有人出力。截至5月23日,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共收到80589元善款。300多人次志愿者历经200多个小时,对“海棠”进行24小时的接力陪护。
“海棠”也在一次次托举中,渐渐恢复活力,带着所有人的希望,“活下去。”
5月7日下午,三亚海昌海洋生物保育中心的户外水域,领航鲸“海棠”冲出水面。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尊重
与海洋中的绝大多数动物不同,鲸是哺乳动物,无法在水下呼吸,大脑拥有复杂的神经元。追溯漫长进化史,人类与鲸类曾有同一个祖先。
“海棠”是亚成体,与人类相似,相当于青少年。志愿者们发现,它似乎也有点青少年的“脾气”。
最初时,志愿者们给“海棠”喂食中小号的鱿鱼,每条鱿鱼不过10厘米长,“海棠”并不挑食,张口就吃。
直到有一天,志愿者们给“海棠”喂食50厘米长的大号鱿鱼,“海棠”大快朵颐。也许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从那天起,“海棠”再也不吃中小号的鱿鱼。
“把小鱿鱼倒在‘海棠’的面前,它就像是没看见,直接游开了。”志愿者王悦琪记得“海棠”挑食的模样——
小小的眼睛,大大的脑袋,吃不到大号鱿鱼时,“海棠”会用头蹭水池的门,甚至把身体侧翻,用那对小眼睛瞪着志愿者们。
有时,“海棠”会在池子里追逐不穿袜子的志愿者。被追了几次之后,大家恍然大悟——“海棠”是把大家裸露的小腿当成大号鱿鱼了。
“海棠”进食。
与“海棠”相处的日子,志愿者们把它当作一位“朋友”。不仅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更是同为自然界的一分子,有一份对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