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佛经所载的布怛落迦指的是地处古印度南部的海岛,因此在《华严经》所载的“南方”之外,又有了“南海”一说。唐代文学家王勃《观音大士神歌赞》曰:“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号名七宝洛迦山,自在观音于彼住。”
“南海普陀洛伽山”的完整说法在元代戏剧家杨景贤(一说杨讷)所创作的杂剧《西游记》中也有出现:“佛号自称观自在,寻声普救世间人。老僧南海普陀洛伽山七珍八宝寺紫竹旃檀林居住,西天我佛如来座下上足徒弟。”
03
“南海普陀山”带有佛教文化中国化的烙印
先秦时期,我国曾有称黄海为“东海”,而将黄海以南泛称为“南海”的现象。
《左传·僖公四年》:“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
《诗经·大雅·江汉》:“江汉之浒,王命召虎……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史记·秦始皇本纪》也有 “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的记载。
因此,现南海普陀山和南海观音中的“南海”一词,不仅借用了佛教典籍的相关记载,也蕴含了借用古“南海”一词以使之与舟山普陀山地理环境相吻合,以证其为观音菩萨正道场的佛教文化中国化需求。
对此,清末文学家朱绪曾《昌国典咏》说:“据唐释元奘《大唐西域记》:南印度濒海有秣刺耶山,山东有布土落伽,山顶有池,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据此,南印度之落伽山,乃佛书所指。至普陀在舟山者,因近似得名也。”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