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信息网 - 收集互联网各类热门信息网站,提供便民发帖,本地生活服务等!

郑州信息网

当前位置: 郑州信息网 > 金水区 > 【中国科学报】中国南海诸岛主权归属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科学报】中国南海诸岛主权归属的历史与现状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事实证明,我国人民最早发现这些岛屿礁滩,长期以这些岛屿礁滩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世代相继对这些岛屿礁滩进行辛勤的开发和经营,我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 

  一、中国历代发现、经营并辖制南海诸岛的历史渊源 

  我国现存上古典章《尚书·禹贡》中即有“南海”名称。《诗经·江汉》中也出现“南海”之名,云:“于疆于理,至于南海。”《山海经·海内南经》中亦载有:“郁水出湘陵南海”,等等。可见,南海之名早即有之,但因所载情况不详,其指代和范围可能与后世所讲的南海并不一致。 

  秦时,中国先民已发现南海诸岛。秦始皇统一岭南,在今广东地区设置南海郡,临南海边缘,自然对其附近海域实行政治管理和防守。1992年,我国学者在南沙群岛最大岛屿——太平岛上,发现了秦汉米字压印纹硬陶片,表明上古时代中国人最早发现南沙群岛。当时南沙尚属无主土地,是中国人“原始取得”,这具有重要的法理意义。 

  两汉时期,汉武帝在地处南海海域的海南岛置珠崖、儋耳二郡,更注意对南海的防守,而当时周围尚无今日南海周边各国;据《海南省况大全》记载:西汉伏波将军马援在南征交趾过程中到过西沙群岛;可见,西汉时南海诸岛已与我国大陆的关系日渐密切。东汉人杨孚著《异物志》,已对当时或以前中国人对南海及南海诸岛的认识做了原始性的地理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第一次称南海为“涨海”,并将南海诸岛泛称为崎头,将南海暗礁、暗滩、沙洲等称为磁石。这是中国人在公元一世纪前发现南沙群岛的有力证据。 

  三国时,中国古代人民对南沙群岛航行的方位、距离和海况已有详细记录。如吴国人万震著《南州异物志》,其中记载:“句椎去典遨游八百里,有江口,西南向,东北行,极大崎头,出多磁石”,同时还记载了:“玳瑁如龟,生南海”等内容;这是古代中国人民在南海经营活动(航行、捕捞等)的重要记录。 

  东晋时,著名高僧法显从印度返中国时,曾穿行整个南中国海。在他撰写的《佛国记》中,详细记载了从印度、斯里兰卡返回广州的航程,其中从爪哇取道南海只需50天。这表明中国人在东晋时已开辟了穿越南海的航路。 

  南北朝时期,大陆人民已在西沙群岛一带活动。据《海南省况大全》,近年我国考古学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和九礁等11个岛屿和礁盘上,发现了南北朝(主要是南朝)的六耳罐、陶环及隋、唐、宋、元、明、清的陶瓷器2000余件,产地多为今广东、福建、江西等地。 

  隋唐时期,从南海诸岛发现的考古遗存看,此时中国人不但在西沙群岛有活动,在南海其他岛屿上也有大量活动。从文字记载看,隋炀帝时,曾派常骏、王君政等经南海海域抵达赤土国;《旧唐书·地理志》明确记载:“振州(今海南三亚)……南至大海……东南至大海二十七里,西南至海千里”,其所指范围包括南海及其诸岛。这是我国从唐代起南海诸岛正式归入版图的又一证据,从此确立主权。 

  两宋时,随着航海实践的增多,南海诸岛又有新称,并趋于细化。如《宋会要辑稿·占城国》记载:“……数日,主占城界,十日过洋情,东南有石塘,名曰万里,其洋或深或浅,水急礁多,舟覆翻者十七八”,以“石塘”专指南沙群岛。此后史书多用“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以及类似的称呼泛称或专指南海诸岛。宋人周去非在其《岭外代答》一书中,写明了南海有“长沙、石塘数万里”,“历上下竺与交洋,乃至中国之境”,明确指出交趾洋(今北部湾)与昆仑洋(今越南昆化岛附近海域)一线为中越海域分界线。这对确立南海诸岛主权属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据考证南宋端宗皇帝曾逃到西沙群岛避难。 

  元代,据记载,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元皇帝派遣大将史弼领兵5000,远征爪哇。该舰队经西沙海域,可能对包括今南沙海域发动进攻;虽未达目的,但这是中国古代人民对于征服南海迈出的一大步。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曾奉元世祖之命,在至元十六年(1279年)主持全国性“四海测验”,往南海某岛屿上观测其纬度,并取得卓越成果。这在天文测量史上和南海开发史上均是大事。 

你还可能关注到的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电脑技术网的观点或立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