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Fig. 1)
图 1 环南海国家及地区城市化率变化 Fig.1 Changes of Urbanization Rate in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ound the South China Sea3.1 高水平城市化国家(地区):1995年全部实现城市化
高水平城市化国家以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三个城市型国家(地区)组成。1960年,三地城市化率已经高达85%,处于城市化发展后期阶段,城市化发展稳定成熟,1995年实现全部城市化()。其中,新加坡较早进行工业化发展,以外贸导向型经济为主,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在2018年新加坡成为全球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在2019年成为全球竞争力排名第一的经济体,新加坡的城市化始终处于区域最高水平[]。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仅次于伦敦和纽约,80年代以来进行产业转移升级,城市化发展迅速,90年代基本实现全部城市化。澳门经济发展以轻工业、旅游业为主,是中国国际贸易自由港之一,城市化处于较高水平。作为城市型国家(地区),新加坡、香港和澳门的城市化相较于环中国南海周边其他国家(地区),城市化发展特征具有典型性与特殊性。
图 2(Fig. 2)
图 2 高水平城市化国家及地区城市化率变化 Fig.2 Changes of Urbanization Rate in High Level Urbanization Countries and Regions3.2 中等水平城市化国家(地区):马来西亚、文莱进入城市化发展后期,菲律宾近年放缓
该类型国家(地区)1960年城市化水平处于在25%—45%之间,之后经历了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进入城市化发展后期。其中,马来西亚与文莱发展速度较快,较早进入城市化后期发展阶段,菲律宾自1990年以来城市化增速放缓,城市化率和发展速度均落后于马来西亚与文莱()。
图 3(Fig. 3)
图 3 中等水平城市化国家及地区城市化率变化 Fig.3 Changes of Urbanization Rate in Medium Level Urbanization Countries and Regions不同于高水平发展类型的国家和城市以金融、旅游和轻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本类型中工业生产对推动城市化进行的作用至关重要。具体来看,文莱由于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丰富,较早实现产业的非农化发展,城市化一直处于东南亚地区前列,城市化较早进入后期发展。1958年马来西亚颁布“新型工业法”促使工业发展从初级产品转向新兴工业部门产品[],菲律宾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经济基础较好,率先发展替代加工业从而成为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最好、现代化最高的国家[]。1991年马来西亚实行“第六个五年计划”[],经济发展更进一步,城市化发展迅速,与菲律宾的城市化差距拉大。20世纪9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导致外商直接投资急剧下降,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受到巨大冲击,区域内城市为应对危机制定新的经济转型计划来吸引全球企业[]。菲律宾由于政治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导致其外资引进具有不稳定特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要素生产率一直呈现负增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城市化增长速度急剧下降[]。进入新世纪以来,菲律宾在金融、工业贸易、农业等领域进行经济发展改革以恢复城市经济发展[]。文莱与马来西亚新世纪以来城市化率达到60%以上,文莱接近80%的城市化率,城市化增长缓慢。
3.3 起始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内部差距逐渐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