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击法源自拍打法,记载于北魏时期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年)的《易筋经》。到了清代的乾隆四年由太医吴谦负责编修的《医宗金鉴·正骨手法·外治手法篇》中对振梃法的描述,近似于现在的拍打法。李氏经络叩击法的历史悠久,至今已100多年,它是用羊角、木槌或木棒制成的拍子点蘸祖传外用叩击液,在人体各部位进行轻重不同而有节奏拍打的保健方法演变而来的,是按照一定的部位、力度、节奏、路线叩击,从而达到保健目的。
中国剪纸艺术(思明区)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剪纸,顾名思义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
闽南话汤头歌诀
闽南语汤头歌诀,是运用特有的闽南语韵律唱诵七言的《汤头歌诀》,方便汤头歌的记忆、传播和理解。《汤头歌诀》是清康熙年间的老中医汪昂整合中医古方编撰而成,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将每个汤剂的名称、用药、适应证、随证加减等都写入歌中。《闽南语汤头歌诀》的韵律自古有之,汪昂编撰完成《汤头歌诀》之后,厦门地区就有人将这样的韵律嵌入歌诀中,指导中医学习和临床应用,传唱至今。
何厝小操队
“何厝小操队”的形成据村中史料记载及老一辈口口相传,可追溯到明朝末年期间。何厝地处厦门东部沿海的最前线。明朝末年,匪盗四起,日本浪人结成的海盗集团不时侵犯厦门东部沿海地区。民族英雄郑成功为抗清平夷,在何厝村外围设有防御军营,称之为“郑厝”与“郑边”(至今何厝村仍然生活着郑姓族人的后裔)。村中民众自发组织乡团筹集武器,习武练兵保卫家园,抗击倭寇匪盗。当时郑家军将士时常在营地中操练阵法、武术,村中部分有志之士频频向军中将士请教,并获得将士们的认可,授之于简单的防御阵法,如:藤盾防御等。鉴于此乃由官兵传授,且这些阵法均由何厝村民小团体所构成,故称之为“何厝小操队”。随着政局逐步稳定,“小操队”逐渐成为一个民俗活动沿袭下来。
厦门海普习俗
海普习俗是近水而居的渔家疍民保留的一种习俗,据乾隆《道光志》卷十五载:“鹭门田少海多,民以海为田,自通洋弛禁、夷夏梯航,云屯雾集。鱼盐蜃甲之利,上裕课而下裕民”,“七月朔起‘各社里设醮作盂兰盆会,俗名普度,祀无主之魂”。可见清一朝厦门乃至闽南沿海是以海洋作业为主。而当时海洋作业的群体对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低弱的,因此每逢海战或自然灾害发生时则死伤巨众,而清代也已经有普度习俗。
厦门城城隍信俗
厦门城城隍庙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建城即设城隍,厦门城城隍是厦门城市文化发源地厦门城的精神化身,城隍信俗随着厦门城百年变化中延续,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其中城隍信俗以爱国主义精神“英雄崇拜”为核心,包含城隍圣诞、城隍夜巡、中元普渡民俗慈善活动、元宵乞龟、城隍祭典、重阳拜斗祈福等特色民俗,如今已然成为维系海内外华人侨胞的重要情感纽带。
福船船帆制作技艺
中国古代有“浙、沙、福、广四大名船”。福船,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名。福船应用极为广泛,明、清时期福建沿海建造的各种“战船”“海沧船”“草撇船”等统称福船。
福船的制帆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船帆的最先着风之帆缘称作前缘,它位于船只的前部。后部的船翼后缘称作帆的后缘。从前缘到帆的后缘的假想水平线称作弦,船帆的曲度称作吃水,并且从弦到最大吃水点的垂直距离称作弦深。充满空气以形成凹面弯曲的船帆的一面称作迎风面,向外吹以形成凸起形状的一面称作背风面。帆的作用是根据风吹来的方向不同可以调整角度,以有效利用风能推动船前进。早期在厦门,人们根据船帆位置和形状的不同,将福船上的船帆分为船首帆、船尾帆、中帆(大帆)、四角帆和三角帆。船帆有着鼓舞士气的作用。“以往,无帆不成船。”帆,一度是船的“动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