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两大历史名人郑成功、陈嘉庚,都在思明区留下深深的足迹。辖区内拥有鲁迅纪念馆、英雄小八路纪念馆、女民兵哨所、“八.二三”炮战遗址、华侨博物院、郑成功演武场遗址、郑成功纪念馆、陈化成故居墓园、人类博物馆等自然人文景观,还有全国重点大学厦门大学、国家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等知名教育科研机构,市重点中、小学等主要教育资源也集中分布在我区。
【戏曲】
歌仔戏
歌仔戏是闽南方言戏曲剧种,是我国348个戏曲剧种中唯一根源闽南形成于台湾,由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戏曲。流传于福建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华侨华人聚居地。
歌仔戏的历史,是一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史。闽南的民间音乐“歌仔”随着闽南人迁徙的脚步传播到台湾,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流传在台湾的其他民歌和车鼓弄等歌舞小戏,以及梨园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戏曲形式,二十世纪初在台湾形成了“歌仔戏”,并迅速进入城市舞台,发展成为台湾最受欢迎的地方剧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传入厦门,厦门的梨园戏班“双珠凤”和“新女班”邀请台湾师傅戴水保教授歌仔戏,成为闽南最早的歌仔戏班。与此同时,台湾的“玉兰社”“霓生社”等歌仔戏班纷纷前来厦门演出,歌仔戏快速地在龙海、漳州等闽南地区流传,成为最受欢迎的戏曲剧种。台湾歌仔戏艺人赛月金、月中娥等一批艺人留在闽南。抗日战争期间,歌仔戏遭到禁演,闽南艺人邵江海等人,融合闽南“歌仔”创造了“杂碎调”,让歌仔戏获得演出,推动了歌仔戏的发展。1948年闽南“都马剧团”赴台演出,把“杂碎调”带到台湾,成为继“七字调”之后歌仔戏又一主要唱腔曲牌。
歌仔戏的剧目以家庭戏和爱情戏为主,经典剧本有《陈三五娘》《三伯英台》《杂货记》《吕蒙正》等。歌仔戏曲多白少,以哭调见长,行当角色苦旦最具特色。伴奏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六角弦、月琴、笛子、鸭母哒、三弦、唢呐等。歌仔戏是闽南人在台湾播种同根文明的历史写证,对两岸文化发展及两岸人民的交流与沟通起着积极的作用。
高甲戏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执戈穿甲民间又称之为“戈甲戏”,又因有三生三旦三花脸九个角色,也称为“九角戏”等。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及东南亚华侨华人聚居地。唱腔语白属泉腔,用泉州话演唱。
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起源于闽南民间阵头“宋江阵”。因以扮演梁山好汉和以演宋江故事为主,早期称为“宋江戏”。清中叶之后宋江戏艺人吸收竹马戏等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形式,突破专演宋江戏的局限,发展成为文武合演的“合兴戏”。因“搭高台,穿盔甲”演出,清末始称“高甲戏”。清末民初高甲戏迅速发展,吸收京剧表演、打击乐。而源于闽南乡土生活的丑行表演,在发展过程中行当不断扩大,表演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高甲丑独特的表演艺术。
高甲戏在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表演程式,成为中国传统戏曲中独树一帜的剧种,涌现出“柯贤溪(女丑)、陈宗熟(傀儡丑)、林赐福(布袋丑)、许仰川(公子丑)”等闽南名丑。其剧目分为大气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为主。音乐源于闽南音乐、南音、傀儡调,并受梨园戏的影响,属南音系统。为适应戏剧性的发展,逐渐加快节奏,增加旋律的变化。唱腔大致分为三类:大气戏类、生旦戏类、丑旦戏类。主要乐器文乐有大小唢呐、品箫、二弦、三弦、琵琶等;武乐有小鼓、北鼓、通鼓、大小锣、大小钹、小叫、响盏等。
1949年以来,高甲戏新创剧目《连升三级》《凤冠梦》《金魁星》《金刀会》《上官婉儿》《阿搭嫂》《大稻埕》等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高甲戏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曾多次到菲律宾、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进行访问演出。
福建布袋木偶戏(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