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由“指”“谱”“曲”三大部分构成完整的音乐体系,并依乐器组合不同分为上四管和下四管。主要乐器上四管有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等;下四管有南嗳、响盏、四宝、狗叫(小叫)、木鱼、双铃等。南音的演唱形式,有唱者手执拍板或坐或站而唱,或斜抱琵琶自弹自唱,或唱者执琵琶中坐弹唱,持二弦、洞箫者各分左右两旁坐奏为其伴奏。
清中期以来,随着厦门港贸易的发展,厦门成为闽南的中心城市,也成为南音发展和传播中心,涌现出几代杰出的南音名师,其中有章焕、林祥玉、林霁秋、纪经亩等。章焕所编的《文焕堂初刻指谱》编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林祥玉,清咸丰四年(1854年)生于厦门,著名的南音乐师,许启章、林霁秋等名曲家都出自他的门下。清末前往台湾开馆教授南曲,为南曲在台湾的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于花甲之年编印的《南音指谱》,为近代南音的传承立下不朽的功业。林霁秋,世居厦门,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他的最大贡献在于编撰了《泉南指谱重编》这一鸿篇巨著,考定南音唱词出处,丰富充实了南曲版本,填补了近代中国南乐史上的空白。纪经亩,一代南音宗师,1900年生于厦门同安县。他精通南音演唱及演奏,尤以琵琶演奏最为精湛,创作的南音新曲目达500多篇。《感谢公主》《沁园春·雪》《迎龙小调》《满江红·颂郑成功》等,以及与新音乐工作者创作的南音大谱《闽海渔歌》,都是他的代表作。他还多次到香港及海外教授传播南音,并为组建厦门南乐团呕心沥血。
南音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的当代活态遗存,有着“音乐活化石”之称,于2009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
“送王船”,也称“烧王船”、“祭王船”、“贡王”等,俗称“做好事”。它是一种消灾祈安的祭典醮会,是闽台沿海村落的民俗活动。它源于古代航海者为“禳人船之灾”而放小舟、彩船的习俗,后与王爷信仰和道教科仪“海醮”结合起来,逐渐演化有戏剧表演性的送王船仪式,并通过王船漂流、移民迁徙、请香分炉等方式广泛传播台湾各地。闽台送王船体现了闽南人敬畏海洋、珍爱生命,关爱弱势、化怨为和,匡扶正义的思想性格特征。
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我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逐步从我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送王船传递着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其承载的观察气象、潮汐、洋流等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是人们长期海上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送王船被中马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与交融的生动例。
国家级
讲古
厦门方言讲古是闽南方言的曲艺说书形式。它是厦门百姓闲暇时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活动。 “讲古”,原指讲述古代的历史故事,实已扩展为讲述古今一切民间故事。传统讲古的表演形式是艺人坐或站在讲古场里放着惊堂木的桌边,手执书本或折扇,用生动丰富、风趣诙谐的闽南方言词语、俗话、顺口溜或四句念等,伴着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变化多端、动人心弦的语调和声腔,辅以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其他肢体语言,必要时还拍响桌上的惊堂木,绘声绘色地讲述古今富于曲折变化的各种故事,刻画各色各样栩栩如生的人物,让听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华民族和闽南地区的历史知识、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人生价值观等。传统的“讲古”多以长篇历史故事为主,像《封神榜》、《三国演义》、《说唐演义》、《水浒传》以及《今古奇观》 、《警世通言》 、《拍案惊奇》等,新编的故事如《郑成功》以及《鲁迅在厦门》、《安业民》等。长篇故事,往往要讲述数日至数十日,由于说书艺人那敷演故事引人入胜的感染力和善于分截故事情节的技巧,使听者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厦门方言讲古的历史十分悠久。据清道光《厦门志》载:“说平话者,绿荫树下,古佛寺前,称说汉、唐以来遗事。众人环听,敛钱为馈,可使愚顽不识字者为兴感之用……”由此可见,起码在清代,讲古在厦门地区已相当兴盛了。讲古人不但有百姓中业余的能说会道者,还形成了一支职业的讲古艺人队伍。20世纪20年代,厦门方言讲古极盛,仅十几万人的厦门市区就有几十个讲古场。1938年厦门沦陷后,讲古场几乎绝迹,抗战胜利后陆续恢复。“文革”期间,厦门方言讲古受冲击,职业讲古无一幸免。但业余仍有人讲述。改革开放后,厦门方言讲古又逐渐兴盛起来。杨敏谋、范寿春等“讲古仙”已为人们所熟知。范寿春的《闽南话讲古》光盘有一定的影响。
厦门漆线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