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船的制帆技艺不仅仅包含传统的裁剪、染色、缝制、打绳结等制作技艺还包含了劳动人民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进行动力运用的技艺,是劳动人民对大自然资源的利用并通过生产劳动凝结而成的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的成果。福船的制帆技艺不单用于早期船业制造,同时也融入在渔民的民俗信仰中,如厦港龙珠殿“送王船”民俗中的王船制作。制帆技艺象征着人们载风云莫测,海浪、气象、水文条件不断变化中,迎风斗浪,战胜自然、挑战自我的拼搏精神,在海洋文化传播、传统技艺传承、宗教信仰民俗、疍民情感理念、渔港历史传承方面满足人的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区级
五祖拳(思明区)
五祖拳是武术南少林拳的一种。据唐许稷的《闽中记》等资料记载,在唐代少林武术随着佛教禅宗的南传也已逐渐在闽南地区盛行。清末泉州人蔡玉明以太祖拳为基本功底,综合其他门派拳法的特点而创立“五祖拳”又称“五祖鹤阳拳”。五祖拳总体可分为权术套路及对练技术等内容。拳谱套路有80套,共120多个动作。套路的组合讲究精神气力,脚步手法,着重于攻防兼顾,进退有据。对练徒手技术转变灵活,善于利用压技、撬技等各种技法连粘,如太极推手,以柔克刚,以刚制胜等。
七娘妈生做十六岁
依《清史稿.食货志》记载:“凡民,男曰丁,女曰口。男年十六为成丁,未成丁亦曰口。丁、口系于户”。依《福州府志》清乾隆十九年(1754)“近世于冠礼鲜能行者,郡中惟一二礼法之家偶一举行。民间则男女年十六延巫设醮,告成人于神,谓之‘做出幼’。”泉州七夕节,其节日活动内容原为乞巧,后来转化为“七娘妈”做生日,俗称“七娘妈生”。依据《泉州习俗做十六岁》,书中记载:“传说中七娘妈是主管妇女幼童的,有送子、催生、养生、乳母、痘疹、眼光、蒙引七位娘妈,会庇佑各家各户的小孩子顺利出生及茁壮成长。闽台两地皆是藉由成年礼使壮丁进入社会体系,承担家庭责任,意义更加不同。
延绳钓(放绲)渔法
延绳钓渔法,俗称“放绲”,是一种古老的海洋捕鱼作业方法,也是一项取之有度的传统生产技艺,凝聚着世代渔民与海洋渔业资源共生共荣的精神和智慧。延绳钓的钓具主要由母线(绲身)、子线(缭下)、钓钩和浮子组成,在绲身上面每隔一定间距延放缭下,在缭下末端系结钓钩,钓钩搭有鱼饵,鱼饵悬浮在一定深度的水中,诱鱼上钩取得渔获。
闽南铁枝木偶艺术
木偶戏起源于汉代,盛于唐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闽南铁枝木偶艺术又称闽南铁线木偶艺术,俗称“尪仔戏”,它由皮影戏艺术改良而来,填补了皮影戏不能再亮处表演的不足。在表演中,作为艺术造型的铁枝木偶是表演的主体,演员通过操控铁枝木偶上的铁枝进行表演,让铁枝木偶的表演动作更具艺术性,一尊木偶需要由三人配合,分别操纵木偶的头部、腰部、手与腿,且需要和谐统一连贯的动作配合以及默契的演唱台词、对白合作,每个人都要会唱、会念、会做,并配以音乐达到优美的视觉效果,让表演的戏曲人物活灵活现,引起观众共鸣、认可与关注。
闽南杖头木偶艺术
闽南杖头木偶艺术是一种古龙的汉族传统戏剧,古称“杖头傀儡”,又称“托偶”、“托戏”、俗称“三根棍”。闽南杖头木偶高约1米,装有三根操纵杆,两支控制左右手,中间称为“命杆”控制木偶的头部与身躯表演。它以淳朴的艺术风格,灵巧的操纵技艺,生动的木偶造型,在国内外艺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具有强烈的汉民族风格和浓郁的闽南生活气息,是中国乡土艺术的瑰宝。
苏式装裱与修复技艺
书画装裱悠久,从战国帛画、缯书到西汉大帛画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那时书画装裱的原始动机,只是单纯的悬挂和装饰。而书画装裱修复技艺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用于书画、碑帖的装饰和修复还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这一技艺的出现,为保存珍贵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古代文明作出巨大贡献。
苏派装裱的特点是裱件平挺柔软,配色素净淡雅、古朴大方、和谐统一,装制切贴,整旧得法,裱工精湛,有“吴装最善,他处不及”的美誉,并对其他地区装裱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字画装裱修复是一项特殊技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脆落的古代典籍经过聚散和转手以及天灾、战乱的毁坏,大多千疮百孔、破烂不堪。古字画装裱修复,化腐朽为神奇,是保护历代古籍完整流传至今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