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漆线雕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源于泉州,是闽南地区的汉族传统工艺。在福建泉州历史悠久,目前可考的有1400多年的历史。漆线雕工艺在厦门流传三百余年,历经蔡氏十三代传人。漆线雕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栩栩如生,堪称艺苑奇葩,中国一绝,是古代的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在厦门沿海地区的发展依赖于民间宗教的兴盛及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
答嘴鼓
答嘴鼓是闽南民间一种喜剧性的说唱艺术,近似我国北方的对口相声。它的重要特点是,善于运用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俚俗语,充分发挥闽南方言丰富多彩的音韵结构所构成的富有变化的音律美和节奏美,严格组织对白的韵语押韵,采用组织“包袱”的手法和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笑科”(爆笑料)等艺术手段,来表现生活,刻画人物,从而取得较强的喜剧效果与艺术感染力。
闽南地区各种形式的民间口头文学(如歌谣、顺口溜、四句念、韵故事等)是孕育答嘴鼓的摇篮。台湾民间艺人蓝波里(宋集仁)吸取闽台民间文学的养料,创作了“四句联”、方言故事诗、拍嘴鼓等,奠定了答嘴鼓形成的基础。厦门林鹏翔学习蓝波里,并集中群众智慧进行革新创造,使答嘴鼓定型并走向成熟。目前答嘴鼓已成为闽台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并走出国门,在南洋群岛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流传开来。多年来,厦门答嘴鼓已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它以闽南语韵语对话的形式,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地方方言来引人发笑,在笑声中表达一定的主题,它凭借语言的风趣、幽默以及韵语的巧妙运用和演员的演技来感染观众,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艺术和美的享受。
答嘴鼓的作品和演出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如蓝波里的 《鳖缉飞机》、《侨乡伯甲匏仔螺》、《无稀奇》 等,林鹏翔的《唐山过台湾》、《庆新春》、《中秋月圆》、《吴真人》、《王爷婆》、《夫人属马》、《家已咬鼻仔》和《厦门烧肉粽》等,都是家喻户晓的答嘴鼓佳作。
歌仔戏
歌仔戏是闽南方言戏曲剧种,是我国348个戏曲剧种中唯一根源闽南形成于台湾,由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戏曲。流传于福建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华侨华人聚居地。
歌仔戏的历史,是一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史。闽南的民间音乐“歌仔”随着闽南人迁徙的脚步传播到台湾,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流传在台湾的其他民歌和车鼓弄等歌舞小戏,以及梨园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戏曲形式,二十世纪初在台湾形成了“歌仔戏”,并迅速进入城市舞台,发展成为台湾最受欢迎的地方剧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传入厦门,厦门的梨园戏班“双珠凤”和“新女班”邀请台湾师傅戴水保教授歌仔戏,成为闽南最早的歌仔戏班。与此同时,台湾的“玉兰社”“霓生社”等歌仔戏班纷纷前来厦门演出,歌仔戏快速地在龙海、漳州等闽南地区流传,成为最受欢迎的戏曲剧种。台湾歌仔戏艺人赛月金、月中娥等一批艺人留在闽南。抗日战争期间,歌仔戏遭到禁演,闽南艺人邵江海等人,融合闽南“歌仔”创造了“杂碎调”,让歌仔戏获得演出,推动了歌仔戏的发展。1948年闽南“都马剧团”赴台演出,把“杂碎调”带到台湾,成为继“七字调”之后歌仔戏又一主要唱腔曲牌。
歌仔戏的剧目以家庭戏和爱情戏为主,经典剧本有《陈三五娘》《三伯英台》《杂货记》《吕蒙正》等。歌仔戏曲多白少,以哭调见长,行当角色苦旦最具特色。伴奏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六角弦、月琴、笛子、鸭母哒、三弦、唢呐等。歌仔戏是闽南人在台湾播种同根文明的历史写证,对两岸文化发展及两岸人民的交流与沟通起着积极的作用。
高甲戏